能源互聯網時代清潔能源裝備前景廣闊 |
作者:威霸 |
能源互聯網是解決國家能源環保命題的必由之路,其領域主要可以包括傳統煤電燃氣的清潔高效利用、高耗能動力設備裝置的節能降耗、風電光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分布式能源的廣泛利用、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的應用、電力系統的智能化互聯網化。 從特定意義上說,所謂能源互聯網就是把以上六者有機串聯融合起來的紐帶。能源互聯網是個價值經濟體:安全穩定、可靠高效、節能環保。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服務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針對當前能源利用現狀,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指出,實現能源互聯網最需要加快能源變革、優化能源結構,而完成這兩點最根本的出路是實現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清潔替代要求未來清潔能源代替化石能源,而電能替代則要求在能源消費模式上實現以電代煤、以電代油。 “清潔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未來能源行業的主力軍,取代傳統能源是大勢所趨,積極發展清潔能源對于調整能源結構、促進經濟轉型有巨大幫助。”專家分析表示。同時,清潔能源項目能夠帶動大量基礎設備產業投資、拉動國民經濟增長,并能有效降低環境污染、為環保工作作出巨大貢獻。 在8月2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開工建設一批風電、水電、光伏發電及沿海核電項目。會議要求,要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完善和落實配套政策,改革投融資機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促進項目順利實施。業內專家認為,清潔能源是能源使用以及發展的新趨勢,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裝備是國家層面確定的宏觀戰略,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已經制定多項扶持舉措力促清潔能源行業的發展,并對積極生產和使用清潔能源的企業及民眾進行獎勵,隨著稅收、財政、產業、融資、并網、土地等各方面政策逐漸完善,我國清潔能源裝備消費占比將不斷攀升。而接下來金融細分政策或將會頒布出臺,這將會使清潔能源裝備有望走入千家萬戶。在引入民資上還需要進一步激發民間資本參與的熱情,使民間資本進入清潔能源行業的道路更加順暢,以此來推動民間資本對清潔能源裝備領域發展的潛力。 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2014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曾強調,2014年國家能源局將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促進能源綠色發展。 專家建議,未來我國裝備業的出口仍將面臨較大的壓力。因為隨著國外的產業轉移或者升級,更多的高能耗或者高污染、有重大危險源的裝備制造,要么被淘汰,要么向國外轉移,會使市場的需求度降低,因此國內的裝備制造業應該向高端化發展,加大清潔能源裝備的開發力度,形成水電、核電、燃氣、風電、太陽能“新五電”并舉的清潔能源裝備研制能力。要不斷開拓進取,力爭有更大的作為,讓新能源裝備成為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建議政府財政撥款建立“清潔技術與新能源裝備發展基金”,主要用于開發所需科研費用補貼,支持中小企業投資清潔技術與新能源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