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作為一種錯位的資源,充分利用能夠減少浪費,更可以讓垃圾減量化工作更順利開展。廣州省鼓勵企業參與固體廢棄物回收,尤其是低值可回收物,建立起完整的處理體系。這大大降低了城市垃圾處理難度,同時廣州還將運用多種手段,從更多渠道變廢為寶。
在廣州市白云區,位于江高鎮南賢路的白云區廢舊家具資源處理中心自運行以來,每月大約能處理500車次廢舊家具。該中心還配備了一支30多人的專業拆解隊伍,對廢棄家具進行拆解,廢木、廢海綿、廢彈簧等90%以上的可回收物可分離出來,用作生物質能發電、保溫材料等。
我們常常會在小區周圍發現被丟棄的廢舊家具,其中不少都是還可以用的,卻淪為了垃圾。環保主義者常說,世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了位置的資源。這些垃圾完全可以循環利用。每一次循環再利用,不僅是減少浪費,也是對自然資源的一種保護,讓世界上的垃圾山可以少一點。
如今,垃圾圍城已是全球性的難題。就拿廣州來說,生活垃圾日產量已高達2.3萬噸。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源頭分揀,循環利用,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成本最為低廉而且安全衛生的處理方法。有專家預測,如果送進填埋場的垃圾能減少一半,那么設計使用20年的垃圾填埋場可延長一倍的壽命,僅這一項,就可為很多城市節約上億元建設資金和修建填埋場占用的大片土地。
自2014年起,廣州鼓勵企業參與低值可回收物處理,由此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低值可回收物處理體系。在能賣拿去賣的口號宣傳下,不少市民將低值可回收物拿去賣。2015年全年,廣州預計有250萬噸折合每天約7000噸生活垃圾,被作為低值可回收物被分離出來處理,無需進入填埋場和焚燒廠,大大降低了廣州垃圾處理的負擔。
能賣拿去賣,是一個讓企業和市民都相對有積極性的回收方式。除了把紙箱、塑料瓶等低值可回收物賣給收買佬之外,在循環再利用上,我們的辦法還可以更多些。尤其是對于大型的舊家具、玩具、書籍這些明顯仍具有較高使用價值的物品,能否建立一些免費交換使用的平臺,方便有需要的人繼續使用?,F在,趕集網、閑魚等已經開始進行二手商品交易平臺的打造,除了商業行為之外,在一些社區活動活躍的小區,也有一些周末的跳蚤市場,進行孩子們玩具和文具的交換。還有的公益組織,將舊書舊衣服送到貧困地區。
垃圾減量是一件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需要公眾共同參與才可能做好的事,要鼓勵更多人、更多機構主動參與進來,需要公共政策制定者充分運用利益杠桿、社會參與、行政監督和立法強制等多種手段,多想辦法。變垃圾為寶,只要有心,辦法總比困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