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延續高壓監管態勢 走向常態化 |
作者: 威霸 |
呼吸清新的空氣,喝上放心的水……對于當前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福利。在近日環保部召開的2017年上半年環境經濟形勢分析與工作推進會上,環保部部長李干杰明確提出,下半年,將抓緊開展第四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實現所有省(區、市)全覆蓋,積極謀劃和實施對2+26城市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中央環保督察。自此,一場綠色風暴席卷全國。 從2016年1月至今,短短一年半時間里,中央環保督察已經完成對23個省區市的督察。而在過去這個月,也的確是環保督查風暴排山倒海的一月。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保部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進行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7月22日23日,13個督查組共檢查448家企業(單位),發現80家涉氣企業存在環境問題。 利劍出鞘!同樣是在今年7月,456個環境問題,是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留給北京、上海、重慶、廣東、甘肅、陜西以及湖北7省市的問題清單。整改措施主要包括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和提高環保意識,加快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打好大氣、水、土壤環境治理攻堅戰,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建立健全環保長效機制等。 早在2015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拉開了環境監管體制改革的序幕。也正是從當年底開始,中央環保督察組分三批先后對北京、天津、內蒙古、黑龍江等23個省(區、市)開展了環保督察。隨即,自2016年起,中央在區域環保督察中心基礎上,先后派出三批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為核心的中央環保巡視制度實現制度化。 在近日召開的2017中國生態環保大會上,環保部副部長黃潤秋公開表示,截至目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初步罰款近9億元,約談逾12000人,問責超過10000人。黃潤秋進一步指出,促進地方環境質量改善是中央環保督察最核心的目標,而這一目標與老百姓的環境訴求高度契合。尤其是環境保護督察組重點在察,即通過考察地方政府在環保工作中的履職情況,通過問責追責抓落實。 而中央環保督察切實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環境問題,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事實上,相比過去各類督查,中央環保督察有很多鮮明變化,其背后是我國環境監管模式的重大變革:從以查企業為主轉變為查督并舉,以督政為主。而這意味著地方黨委將與政府一道接受監督,督察內容從督企到了督政。如今,通過巡視常態化,環境監管已逐步形成對環保執法、環保問責的高壓態勢,并為新環保法實施的長效機制營造了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