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具體實施方案 |
作者: 威霸 |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生活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江西省生活垃圾產生量日益增長,環境隱患日顯突出。為解決該問題,《江西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具體實施方案》印發,要求到2020年底,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其它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20%以上。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西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具體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江西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具體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17年7月20日 (此件主動公開) 江西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具體實施方案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生活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我省生活垃圾產生量日益增長,環境隱患日顯突出,已經成為生態文明建設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制約因素。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能夠有效改善城鄉環境,促進資源回收利用,提高我省新型城鎮化質量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水平。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26號)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協同推進、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將生活垃圾分類作為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不斷提高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 (二)基本原則。 政府推動,全民參與。落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部門聯動和社會公眾參與機制,引導居民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的習慣,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綜合考慮各地發展水平、生活習慣、垃圾成分等方面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實施路徑,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完善機制,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強法制和政策制度建設,加強技術創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垃圾分類效率。 協同推進,有效銜接。加強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資源化利用和終端處置等環節的銜接,形成統一完整、能力適應、協同高效的全過程運行系統。 突出重點,示范引導。以有害垃圾強制分類為重點,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學校和醫院等單位先行實施,注重經驗總結和推廣,不斷完善分類制度的體制機制。 (三)主要目標。 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規、規章,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其它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20%以上。 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區域 2017年底,省會城市南昌市中心城區、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確定的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宜春市中心城區、贛江新區南昌市區域,應根據國家要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2018年底前,各設區市中心城區、贛江新區九江市區域啟動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積極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縣(市)、省生態文明示范縣(市)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工作。 上述區域內的以下主體,負責對其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 (一)公共機構。包括黨政機關,學校、科研、文化、出版、廣播電視等事業單位,協會、學會、聯合會等社團組織,車站、機場、碼頭、體育場館、演出場館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 (二)相關企業。包括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專業市場、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 三、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要求 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要結合本地實際,加快制定辦法,細化垃圾分類類別、品種、投放、收運、處置等方面要求;必須將有害垃圾強制分類,其他垃圾逐步參照生活垃圾分類及其評價標準,確定強制分類的類別,并由各城市政府作出規定。未納入分類的垃圾按現行辦法處理。(責任單位:各設區市政府,贛江新區管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