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激情福利视频/免费不卡视频/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一色桃子656中文字幕

  • 服務熱線:
    400-600-6196
     
    北京市:
    經理直線:13552769178
    辦公地址:北京市豐臺區新宮中福
     
    天津市:
    經理直線:13366281988
    辦公地址:天津靜海區靜海鎮玉田莊
    河北省雄安新區:
    經理直線:13366281988
    辦公地址:天津靜海區靜海鎮玉田莊

     

     

     

     
     
  • 力奇Nilfisk授權書
    威霸Viper授權書
    海豚泳池吸污機授權書
    中國市容綠化和物業保潔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
    海馳公司信用代碼
全國碳交易市場落地在即 運行模式或將微調
作者: 威霸

  作為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之一,今年將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有業內人士預計,全國碳市場或在今年三季度內啟動,不過也有人分析稱,全國碳市場的配套支撐系統建設方案尚未確定,實際進度或有所延遲。

  按計劃,今年我國將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7月24日,北京環交所發布文章顯示,就在目前全國碳市場已進入啟動前最后關鍵期之時,相關部門的操作思路卻突現調整。據悉,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初期,將不會按規劃納入八大行業,而是先進行電力、水泥、電解鋁等行業交易。

  同時,試點碳市場并不會因為全國碳市場的建立而立即取消,而是會并行運行一段時間。有業內人士不樂觀地預計,全國碳市場的配套支撐系統建設方案尚未確定,實際進度或有所延遲。

  交易范圍收窄

  作為今年我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之一,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被各界寄予厚望。2015年,國家發改委曾透露,全國碳市場初期擬納入電力、化工等6個行業中年碳排放量在2.6萬噸以上的企業。而去年初,這一規劃略做調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明確,全國碳市場第一階段涵蓋行業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8個重點排放行業,參與主體為這些行業的重點企業。

  按照去年國家發改委的要求,地方主管部門要在去年6月30日前匯總、上報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業內表示,根據上述標準,國家發改委曾預計能夠納入1萬家企業,參與初期的全國碳市場交易。但是,在各地進行的初級碳核查操作中,就已經出現了困難。

  目前,行業內有消息稱,由于部分省份排放核查與復查工作進度嚴重拖后,而且數據報送質量較低,后來決定首批只納入電力、電解鋁、水泥3個數據基礎較好、占比較大的行業,其他5個行業等后續條件成熟時逐步納入。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全國碳市場建設思路調整除納入行業范圍收窄外,還包括試點碳市場與全國碳市場運行模式的變化。根據北京環交所本次發布文章中透露的消息,3月底,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碳交易試點省市各自提交全國碳排放交易系統和注冊登記系統的建設方案。這意味著,全國碳市場啟動初期,可能會同時啟動多個交易平臺。然而,在5月上旬組織專家評審和各方博弈后,這一計劃改為由各省市聯合組建這兩個國家級平臺,方案已經上報,但最終結果還未公布。有知情人士表示,全國碳市場啟動初期還是會和多個試點市場并行一段時間,而后兩者再逐步進行對接。

  基礎落差“拖累”整體進展

  對于參與碳交易行業變化背后的原因,實際上,各地對于參與全國碳市場的積極性有著明顯落差。總體來說,試點城市和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快的城市上報的數據也更為詳實、準確。但是,部分非試點省份在碳交易方面幾乎零經驗,專業能力欠缺,導致碳排放數據核查進展緩慢。此外,有分析稱,原本計劃納入的八大行業涉及企業較多,比如僅化工行業就包括了數十個子行業,一些企業缺少碳排放數據,配額計算難度較大。因此,5月國家發改委碳市場推進小組在四川、江蘇兩省召開了碳配額分配試算工作會議,也只鎖定在了電力、水泥和電解鋁行業。

  上述知情人士直言,即使是在提前開展試點的城市中,碳交易的履約情況也參差不齊。截至今年7月5日,北京碳市場2016年度履約任務順利結束。全市共納入945家重點排放單位,履約率達到100%。此外,廣東、天津等地也均順利完成履約。

  相比之下,湖北、重慶兩地的行動則相對緩慢。雖坐擁全國最大規模的碳市場,湖北卻遲遲沒有公布履約企業名單。7月4日,湖北省發改委下發通知稱,履約截止日期由原來的5月底推遲至7月31日,且到8月4日才收繳企業履約后剩余未經交易的配額。對比顯示,當地2015年度的履約工作實施于2016年10-11月,比其他試點晚了3個多月。

  “總體上看,各試點履約進度不一。以重慶為例,無論交易體量還是交易金額,都遠低于其他試點。這意味著企業參與交易較少、積極性不高,到了履約期重視程度自然不夠。”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負責人王科表示。

  而對于碳交易試點和全國市場是直接融合還是并行運轉的搖擺不定,上述知情人士指出,由于本身現在已有試點各自的運營、交易模式就各有不同,所搭建的平臺也都有不同的運行機制,短時間內相互對接難度較大,本著先讓全國市場如期運行的原則,初期試點、全國市場共存的可能性較大。

  市場完善長路漫漫

  “碳交易試點地區也暴露出很多問題,比如多數地區只是依據行政規章建設碳交易市場,試點總量總體偏松,導致配額價格較大幅度下跌,市場活躍度不高,交易規模有限,監管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市場參與主體的意識和能力有待提高等。”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馬愛民表示。而這些也是業內期盼未來能在全國碳市場中妥善解決的重點問題。

  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全球能源資源環境研究所副所長毛濤直言,從頂層設計來看,碳交易體系的構建尚處能力建設階段。具體來說,試點省市都開展了規則制定,國家層面的制度也在不斷完善,但現有法律法規、政策體系、標準規范尚不健全,突出表現為全國性政策與試點省市政策及試點省市間的政策缺乏協調,不足以有效支撐全國碳交易市場建設,“目前,7個試點相對獨立,且都有自身的交易規則和交易場所,配額主要在各自轄區內進行交易,造成了一定的封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