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踩PPP與并購“風火輪” 興源環境再起飛 |
作者: 威霸 |
自2014 年3 月起,興源環境已成功實施對7 家環保企業的拓展,業務領域已覆蓋污泥處理處置、水利疏浚和堤防工程、市政污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態工程建設、水質監測及智慧環保等領域。 2017年上半年,公司發展再上新臺階。根據公司8月3日發布的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72億元,歸母凈利潤2.6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3.62%、116.13%。據介紹,公司管理層緊密圍繞清晰的發展戰略,深化各業務板塊,各主要專業子公司堅決執行董事會擬定的經營計劃,協同整合,實現了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 在PPP領域的深厚造詣,為公司業務的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引擎。據悉,上半年,公司新簽寧國市城市公園綠地建設PPP項目(4.15億)、溫宿縣托甫汗鎮特色小城鎮建設項目一期(12.5億)、施秉縣易地扶貧搬遷(扶貧生態移民)建設工程(12.47億)等重大合同;原有項目已在湖州、臨海、大悟縣、漳州、九江、詔安、臺州、新昌縣、溫州、瓊中等地成立PPP項目公司,當前進展順利。 招商證券日前完成調研后發布個股研報,給予公司審慎推薦評級,指出2015年至2017年8月16日公司已經披露的PPP中標項目金額合計為98.5億元,且中標金額呈現逐年迅速增長的態勢。 公司PPP訂單高爆發并非無風起浪。分析認為,1)資深的項目團隊;2)資質齊全、合理;3)諸多示范工程引領;4)擁有并及時更新政策信息資源,相關政策信息掌握及時全面等多方面的優勢與積淀,是興源環境PPP根系迅速蔓延的保障。 可以說,公司經過多年并購補全產業鏈環節,在水處理產業鏈中的涉足領域縱向全面,為市場上極少的真正具備整體解決方案的環境治理商。且總包模式可以減少中間商環節,利于提升整體項目利潤率。 公司PPP訂單中有較多的特色小鎮項目,因此業內存在這樣的疑惑:公司業務發展方向是否會發生改變?對此,興源環境表示,公司的業務發展方向沒有改變,公司一直致力于環境產業鏈的綜合布局。只是目前國家力推特色小鎮、城市改造等,政府對此類PPP項目放量較多,因此中標的PPP項目中有特色小鎮項目,公司主要還是做和環保相關的治理改造及生態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