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紅利勾勒萬億版圖 環保裝備產業有望創新高 |
作者: 威霸 |
環保裝備產業將成為未來幾年機械裝備制造業的主要增長點之一。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環保裝備制造業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技術基礎,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保障。為面推進綠色制造,指導環保裝備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日前,工信部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未來4年內,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創新驅動的行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為此,包括大氣污染防治裝備、水污染防治裝備、土壤污染修復裝備、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環境污染應急處理裝備、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環境污染防治專用材料與藥劑、噪聲與振動控制裝備八個重點領域有望走上發展快車道。 與此同時,環保裝備技術創新能力也被重點強調。根據《指導意見》,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的有效供給能力顯著提高,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主要技術裝備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在此基礎上,截至2020年,培育十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打造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若干個帶動效應強、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 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環保裝備制造業繼續保持整體高質穩定增長,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增速在機械制造行業名列前茅。據一財網8月24日消息,十二五以來,環保裝備制造業規模迅速擴大,發展模式不斷創新,服務領域不斷拓寬,技術水平大幅提升,主要裝備基本實現國產化,部分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先進裝備和優勢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產品覆蓋近百個國家和地區。 事實上,自2011年以來,環保裝備制造業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速,2013年全行業總產值3600億元左右。行業整體水平得到了跨越式發展,2016年實現產值超過6000億元,比2011年翻一番。在中國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看來,我們需要把環境污染治理的要求有效轉化為環保產業發展的市場需求,促進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產品的創新開發與產業化應用,實現產業經濟效益與管理效益雙豐收。 10000億元,這是業界對于十三五期間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空間的定位。眾所周知的是,2017年是大氣十條收官年,大氣治理市場空間將持續釋放,大氣治理保持高景氣度。而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為新形勢下加強水污染治理、確保防治目標提供堅實的法律支撐,利好水處理行業長遠發展。此外,隨著環境監測、土壤修復等細分板塊迅速崛起,環保裝備制造產業前景尤為值得期待。 環保裝備產業屬于政策導向性行業,在政策暖風的頻頻吹拂下,行業發展將提速。業內人士說。截至目前,我國環保裝備產業仍舊存在產業規模總體較小、技術水平有待提升等軟肋,亟須發展壯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