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重點區域空氣質量監測點位設置方案 |
作者: 威霸 |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全省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會議精神,促進省委、省政府《關于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意見》(1+18文件)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實施意見》(1+19文件)的落實,按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第十次會議要求,圍繞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解決突出大氣環境問題,層層傳導環保壓力,提升全民環保意識,推動全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為全市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提供真實數據和科學依據。 二、總體要求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意見》(1+18文件)精神,在全市各鄉鎮(街道)、各施工工地及途徑我市的國省干道設置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加大重點區域監測密度,重點針對可吸入顆粒物(PM10),加強數據綜合分析,強化科學治霾和精準治霾。 三、工作內容 (一)鄉鎮 1.設置原則:在石家莊市縣區內各鄉鎮(街道)和6個重點工業園區設置大氣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同時,為精準判定市區受工業園區及外部污染傳輸的影響,實時掌握石家莊市周邊6個主要工業園區對石家莊主城區空氣質量的影響,在東部、東南部(南部)、西部傳輸通道上布設空氣質量網絡傳感儀。 2.主要任務:全市共有261個鄉鎮(街道),設置261套四參數小型化空氣站;6個重點工業園區,設置6套六參數小型化空氣站;傳輸通道設置35套空氣質量傳感網絡監測儀。 (二)建筑工地 1.設置原則:為嚴格控制建筑工地揚塵污染,實現對建筑工地產生的主要污染物PM10的實時監測,對全市規模以上建筑工地、地鐵工程和市政工程按照每個項目設置不少于一個點位的原則進行監測,并確保監測點位在視頻監控有效范圍內。 2.主要任務:(1)全市規模以上建筑工地601個(按項目),設置601個監測點位。 (2)地鐵工程14個標段,設置14個監測點位。 (3)市政工程工期超6個月的設置監測點位,目前需設置15個監測點位。 考慮每年新增建設工地,總計設置監測點位700個。 (三)國省干線主要公路 1.設置原則: (1)與外省市交界處; (2)每條路線按縣域選擇至少1處,里程較長的適當增加; (3)重要國省干線交叉路口; (4)重要的穿村過街路段及環境較差路段; (5)當年度公路新改建及大修路段。 2.主要任務:途徑我市的國省干線公路共計33條,里程1630公里,共需設置監測點位90個。 (1)107國道:全長104.3公里。北與保定交界、南與邢臺交界,由北向南途徑新樂市、正定縣、鹿泉區、欒城區、元氏縣、高邑縣。 方案:新樂市、正定縣、鹿泉區、欒城區、元氏縣、高邑縣各設置1個,正定、新樂新改建工程段設置2個,共設置8個。 (2)207國道:全長102.6公里。北與保定交界、南與山西陽泉交界,途徑靈壽縣、平山縣。 方案:靈壽2個、平山2個,共設置4個。 (3)307國道:全長129.8公里。東與辛集交界,西與山西陽泉交界,途徑晉州市、藁城區、鹿泉區、井陘縣。 方案:晉州市、藁城區、鹿泉區、井陘縣各設置1個,藁城區和井陘縣過村路段各增設1個,共6個。 (4)308國道:全長45.2公里。南與邢臺交界,北入市區,途徑趙縣、欒城區。 方案:趙縣、欒城區各設置1個,共2個。 (5)S033趙贊連接線:全長39.1公里。途徑趙縣、元氏縣、贊皇縣。 方案:趙縣、元氏縣、贊皇縣各設置1個,共3個。 (6)S037吳家垴連接線:全長18.99公里。西與山西陽泉交界,東聯青銀高速。全線在井陘縣境內。 方案:井陘縣設置1個。 (7)S038西兆通連接線:全長4.4公里。南起307國道,北至石黃高速。全線在長安區境內。 因該路線在三環路以內,暫不設置。 (8)S039晉州連接線:全長20.2公里。途徑晉州市、深澤縣。 方案:晉州市、深澤縣各設置1個,共2個。 (9)S201正南線:全長129.6公里。東起正定107國道,西至山西交界。途徑正定縣、靈壽縣、平山縣。 方案:正定縣1個、靈壽縣2個、平山縣1個,共設置4個。 (10)S202平涉線:全長149.2公里。北起平山蘇家莊,南與邢臺交界。途徑平山縣、井陘縣、礦區、贊皇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