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來援共譜同心曲 黃金水道唱響綠色強音 |
作者: 威霸 |
長久以來,長江經濟帶享有黃金水道的美譽,一直獲得國家和地方重視。在環保之風盛行之際,長江經濟帶也迎來了綠色變革。五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就提出,要實現一批關鍵共性綠色制造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打造示范園區,推廣綠色產品,力爭綠色制造產業產值達到5萬億元。 近日,交通運輸部也發布了《關于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航運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到2020年將初步建成長江經濟帶綠色航運體系,明確了生態保護、污染排放控制、資源能源利用、運輸組織四個目標。同時,接下來交通部還將深入開展6個方面的工作,部署了共17項要求。 9月13日,工信部傳來消息稱,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云虎不久前帶隊赴長江經濟帶調研和考察,了解綠色制造工程實施進展。隨即,高云虎司長就在接受采訪時稱,調研結束后就召開了長江經濟帶11省市工業綠色發展座談會,深入研究區域工業布局、產業結構、綠色化改造以及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問題。 就連國家開發銀行也為長江經濟帶送來了長江經濟帶水資源保護專題綠色金融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50億元。據悉,這是國開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又一創新之舉,募集資金將用于支持各個長江經濟帶水環境保護以及綜合治理項目建設。相關負責人介紹稱,面向個人零售之舉有利于強化大眾綠色責任投資意識。 實際上,對于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業界人士也給出了不少建議。高云虎司長就指出,工業轉型任務緊迫,調動企業節水和水循環利用的積極性非常重要。同時,要推動企業集約集聚發展,為上中下游產業找到清晰的轉移定位,凝聚各方力量,加大支持力度。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強調,長江經濟帶工業發展亟待提質增效升級,一方面做好節能減排的減法;另一方面,做好高端經濟增幅的加法。在因地制宜的探索過程中,切莫盲目套模板,重抓優化布局關鍵,明晰政府市場兩條邊界,嚴防緊守水資源利用上線,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 另外,業內人士還指出,應當建立清晰完善的規劃體系,突出綠色生態廊道建設,積極開展生態環保專項行動。在著力推進的前提下,更注重長效機制的建立,打造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更重要的是,綠色轉型離不開新動能的培育,生態發展仍需要統籌兼顧,問職問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