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建筑綠意漸濃,四成房屋有了節能本領 |
作者: 威霸 |
2012年,我省在武漢城市圈開展低能耗居住建筑試點,新建居住建筑節能標準由節能50%逐步提升至65%,2015年,這一標準在全省縣以上城區全面執行。5年來,全省累計增加節能建筑面積2.47億平方米,節能建筑面積已占城鎮民用建筑面積約40%。 降低建筑能耗離不開政府的推動。我省相繼頒布了《湖北省建筑節能管理辦法》《湖北省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出臺了《湖北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等規范性文件,基本形成了法規政策體系。省住建廳每年對照年度目標任務,考核各市州工作完成情況,對工作目標任務完成好的30個市縣給予獎勵。 采用地源熱泵代替空調,襄陽高新區檢察院辦公樓冬夏季節可減少三分之一的耗電量。襄陽的山水檀溪、白云人家等小區也用上了地源熱泵,居民們房間里一年四季溫暖如春。“社會對建筑節能的要求在不斷提高。”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人們更青睞“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的綠色建筑。如武漢市民之家,使用了自然采光、雨水回收、靈活隔斷等技術,可循環材料的利用率大于10%,是一座優秀的三星級綠色建筑。 這樣的綠色建筑正在全省大力推廣,如黃石從今年起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機關辦公樓、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都按二星級綠色建筑標準設計。據省住建廳統計,“十二五”期間,全省16個市州共新建綠色建筑293座,總建筑面積2123萬平方米,其中取得綠色星級標識的有170座,居全國第7位。“十三五”期間,我省將通過政策激勵與市場推動相結合,標準強制與政策引導相結合,過程監管與目標考核相結合,使全省新增節能建筑2.2億平方米,新建綠色建筑6000萬平方米。 73億塊紅磚退出舞臺 綠色建材迎來發展風口 實心黏土磚,俗稱紅磚,曾是隨處可見的建材。 制造紅磚會消耗大量黏土、煤炭,排放煙塵。而且,紅磚樓房的自重大,導致樓房樁基、柱子不得不用更多的鋼筋水泥加強,間接消耗了更多資源。 建筑要節能,必須從建材下手。“十二五”期間,我省縣以上城區全面“禁實”,關停黏土磚生產企業592家,淘汰黏土磚產能73億塊,111個鄉鎮通過了“禁實”驗收。 淘汰落后產能,帶動了一大批新型墻材和節能產品蓬勃發展。“十二五”期間,全省新型墻材企業數量達到946家,年產量280.35億塊標磚,新型墻材產量占全部墻體材料總產量的86.4%,城鎮建筑新型墻材應用率提高到94%。 綠色節能建材大量涌現,也推動了房屋建造方式的變革。樓板、梁柱等構件在工廠生產,然后運到工地“搭積木一樣建房”的裝配式建筑,由于其綠色環保的特性,市場前景看好。 裝配式建筑得到政策支持。在全省范圍內,“一主兩副”和荊門已被我省確立為裝配式建筑重點推進地區,建有生產基地和園區的孝感、黃岡、仙桃為積極推進地區,其他地區為鼓勵推進地區。武漢市規劃,到今年底,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將不低于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