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潔員不簽合同意外風險留給誰? |
作者:威霸洗地機清潔設備 |
保潔員簽訂勞務合同 ■難于管理,很多家政公司不與保潔員簽訂勞務合同 引子: 不帶任何防護措施站在高樓上擦玻璃的保潔員你是否經常見到?為了貪圖幾十元的便宜,你是否曾經私下找過保潔員清潔房屋和玻璃?一旦這些毫無防護的保潔員發生意外?他們的賠償責任由誰承擔?業主、家政公司還是保潔員自己? 2006年,陜西籍農民工邢某幫人擦玻璃時從樓上摔下,不幸身亡。邢某70多歲的父母和兩個未成年的孩子頓時失去了經濟和精神支柱,但因邢某沒有與家政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出事當天家政公司的派工單,險些無法獲賠,但最終法院判決家政公司賠償20余萬。而和邢某相類似的情況是,發生在我市鯉魚山路一小區內,一裝修工因為沒有踩穩自己搭的板子,墜樓身亡,但因為屬于裝修工私自接活,沒有工作單位,業主自己賠償了20余萬。 這些發生在身邊的意外,讓記者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保潔員?他們的危險作業究竟把風險留給了誰?誰又該為他們的生命安全負責? 案例直擊 →保潔員 擦拭玻璃墜樓身亡 因勞務雙方未簽訂正式的勞動雇傭合同,在死者家屬舉證難的情況下,該案件的訴訟過程一波三折。 2006年5月15日,陜西鳳翔縣來疆務工的邢某,到錢塘江路21號某小區居民家中進行家政服務,邢某在擦玻璃時不慎從樓上摔下,因當時傷勢嚴重,該業主撥打了120將其送往醫院救治。因邢某傷勢嚴重需要手術,邢某工作的家政公司負責人接到電話后趕到醫院并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手術后家政公司給醫院交納了1000元的手術費,隨后邢某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2006年6月5日,邢某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得知此消息后,邢某75歲的老父親立即從陜西趕到新疆處理邢某的后事,并向邢某所在的家政公司提出了索賠。但遭到家政公司的拒絕。家政公司指出,邢某當天所干的活屬于私自接活,并不是公司指派邢某出工的,所以邢某的受傷與公司沒有關系。 邢某的父親將家政公司訴上法庭。法庭上邢某父親出示了一份邢某和該家政公司簽訂的協議書,以證實雙方存在雇傭關系,并找到證人證明,邢某當天是接到了公司的電話后,前往錢塘江路從事家政服務的。 但由于協議書上的公章和該家政公司現持有的公章不符,所以法院沒有認定協議的有效性。而證人因為沒有聽見電話內容,又找不出其他人佐證其證言,法院也沒有采信。加之該公司稱,凡是公司派工都會發派工單,而邢某的父親又找不出當時家政公司給邢某的派工單,故而法院無法認定邢某是接受家政公司指派出工而受傷并導致死亡,所以家政公司不應當承擔責任。 本案的關鍵人物,接受邢某家政服務的業主張某,本來可以非常明確的證明邢某的出工性質,事后卻不見了蹤影。經和田街派出所調查,該房屋系出租屋,當時的租房人張某非本市戶口,事發后人已無從查找,故而無法找其取證。因此一審法院駁回了邢某父母及兩個孩子要求家政公司賠償的訴訟請求。 邢某的父親不服,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訴。經二審法院查明,邢某自2005年以來一直在該家政公司從事家政服務工作,但是雙方沒有簽訂勞動雇傭合同。法院認為,邢某摔傷的當天因傷情嚴重需要手術,而家政公司負責人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手術后又向醫院交納了醫療費1000元,且邢某住院證上的工作單位填寫的也是該家政公司,加上證人證言,法院認定當日邢某是受家政公司的指派前往錢塘江路居民家中從事家政服務的。 因此判決,該家政公司賠償邢某的父母及兩個未成年孩子,醫療費、死亡賠償金、撫養費及精神撫慰金等共計24萬余元。 不同的是,2006年,市鯉魚山路某小區一家業主粉刷陽臺時,覺得找裝修公司太貴,為貪便宜就隨便在街頭找了個裝修工,沒想到其沒有踩穩自己隨便搭建的木板墜樓身亡。業主因此賠償了裝修工家屬20余萬元。 不簽合同愿接私活 據保潔員說,她們和公司之間按照6∶4比例分成。但如果自己接活要比從公司接活拿得高一些。 邢某的案例再次提醒勞動者應當積極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但同時也提醒我們,雇傭家政保潔員時,不應當貪圖便宜而攬麻煩上身。如請了那些沒有勞動合同,又私下攬活的保潔員,一旦發生意外,業主難脫責任。 可記者對我市家政公司的調查發現,不但家政公司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很多的勞動者本人也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7月21日,記者撥打一家家政公司的服務電話,要求其上門服務,主要是擦玻璃和地板,雙方談好150元。當日兩名保潔員來到記者住處后,記者趁她們干活之機展開采訪。 據保潔員說,每個活的收益她們和公司之間按照6∶4比例分成。但如果自己接活要比從公司接活拿得高一些,所以給記者留了聯系電話,告訴記者如果直接聯系她們干活,這套房子只要120元就可以了。 因為沒有和家政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所以不用天天都去公司報到上班,平時自己沒活就去家政公司等著,如果自己有私活就不去家政公司。她們不少的同行都和好幾家家政公司保持聯系,誰家有活就去誰家干活,和公司之間按照7∶3或者6∶4的比例分成。 當記者問及如果一旦因工作受傷,該怎么辦時,從陜西來疆打工的李姓保潔員說:“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只要干活的時候小心一點就好了。如果真的出了事,也不知道公司能不能給我們賠償?” 據李女士介紹她們干活的工具都是自己找的,公司也沒有對她們進行基本的安全培訓,沒有配發例如安全帽或者安全帶等保護措施。公司也沒給她們買任何保險,但要求每個人必須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才能上班。 從保潔員自己的角度出發,李女士和她的同伴也不樂意簽合同。因為簽合同就得天天都去公司,自己不能找私活,而且一個月才發一次工資,不像現在這樣靈活,天天都可以拿到錢,不存在拖欠工錢或者扣工資的事情。至于社會保險,她們覺得對自己用處不大,因為經常會在全國各地打工,不可能按時按月繳納社保,自己的老鄉里面就有簽固定勞動合同的,但公司一樣不給買保險。類似她們這樣不簽合同的想走人隨時就走人了,不用擔心干不滿時間被公司扣工資的情況。 記者調查2→家政公司 兩種形式聘用人員 對于保潔員的安全問題,不少公司要求:保潔員必須自己購買意外傷害保險。 7月22日,記者以應聘者的身份撥通了我市四家家政公司的電話。家政公司無一例外的告訴記者,如果應聘保潔員有兩種用工形式:一是簽訂勞動合同,按照月薪加提成的形式領取工資,一般月薪從600元至800元不等,提成每個活從10%~20%不等;一種是不簽訂勞動合同,家政公司和保潔員按照3∶7或者4∶6分成。而應聘的條件只要提交一份身份證復印件就可以了。 隨后記者以應聘者的身份來到新民路一家家政公司,稱自己中專畢業找不到工作,想暫時找份有收入的工作。環顧四周記者并沒有看見公司的營業執照和經營范圍等。 “以前干過保潔工作沒有?” “沒有,但是搞清潔應該沒問題。” “那你的身份證有沒有。” “沒帶。” “那沒關系,下次帶來看看就行了。”該公司工作人員在簡單的詢問了情況后,就給了記者一份公司員工登記表,并且明確告 訴記者因公司剛開張不久,業務不多,暫時不簽訂合同,但是以后公司要是發展起來了,業務多了,肯定會與員工簽訂合同的。所以現在只和員工建立松散的關系,員工想工作了可以白天來公司接活,不想工作了可以不來公司,工資當日結按照4∶6分成。 記者隨后采訪了克拉瑪依東路一家政公司,該公司經理表示,他們的經營都是合法的。他說很多家政公司之所以不與保潔員簽訂勞務合同,一方面是不少公司業務量太少,養不起這么多的工作人員。另外一方面這些保潔員流動性太大,沒辦法管理,即便是你和他們簽了合同,他們也會在沒有活的時候私自攬活,但是一旦出事所有的責任都歸公司承擔。而且這些保潔員也樂意同時和多家家政公司保持聯系,這樣他們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時間,可以盡量多接活。 至于保潔員的安全問題,該經理表示他們會給員工講基本的安全常識,而且凡到公司工作的員工,一律都必須自己購買意外傷害保險。 法情關注: 用人單位有責提供安全保障 目前,據統計全市家政服務業共有2238戶,其中個體戶161戶,從業人員達到12471人。但實際上很多的家政公司沒有實力為從業人員提供安全培訓及必要的安全保護設備。不少的家政保潔員在毫無防護的情況下從事危險作業,這給家政公司保潔人員以及雇傭者帶來了意外的用工風險。那么如何使這樣的風險降到最低呢? 記者就此采訪了新疆四至律師事務所陳克峰律師。 陳律師表示:目前,我市家政公司這兩種用工方式都是符合勞動法規定的。按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合同,即形成了無固定期限勞動關系,這兩種勞動關系因工受傷的,用人單位都應承擔相應責任。但是從保護勞動者的角度出發,還是應積極簽訂勞動合同,一旦出現意外情況,有利于勞動者為自己舉證。但是勞動法也同時規定,用人單位應該給勞動者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和勞動安全保障。此外,家政公司還應當對從事危險系數較大的保潔從業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就業培訓。 同時,家政服務人員有權要求雇傭自己的家政公司或者雇傭者為自己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和保障,如果因為家政公司和雇傭者提供的安全服務設施不到位,而導致意外的發生,那么家政公司和雇傭者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但是如果因為勞動者自身的原因而出現意外,則由勞動者自己承擔責任。 因此,首先建議家政服務人員為自己購買必要的商業保險的同時,應加強自身的安全防護;其次,雇傭者在雇用保潔人員時應從較規范的家政公司雇用經過培訓的保潔人員。 |